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市场 > 时间与长期利益有什么意思_时间与长期利益有什么关系

时间与长期利益有什么意思_时间与长期利益有什么关系

时间:2018-04-18   来源:市场   点击:

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机构投资者的业绩考评机制的短期化逼迫所有人都身不由己地追逐“短期业绩”。由于各种基金排名向来是最吸引市场眼球并且对于基金的销售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如何在各类基金排名和评比中名列前茅就成了一件优先级非常高的事。基金用业绩说话本来无可非议。然而遗憾的是这种排名往往过于推崇那些在短期(如半年或者1年)获得耀眼成绩的对象。这通常也是各类媒体竞相追逐的新闻题材。因此,基金经理们在这种利益驱使下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用来研究“下个季度,下几个月,最长也不过是下1年这种周期上谁能涨得更多”这种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投资”也就慢慢地走向了“投机”。而且这一行为导致了两个明显的结果:

第一,企业基本面上任何短期的变动因素都会被市场坡补得非常迅速。

第二,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能力在很多时候都会被机构忽略或退居次要。

这反映到市场上的表现就是:市场经常因为一些短期消息(业绩大幅增长、亏损;公司并购;政策鼓励或者收紧;货币政策等)而大幅波动。这些机会的背后,拼的恰恰是研究的宽度和获取信息的速度。很显然,作为一个个人投资者,如果真的去和基金们拼对短期基本面的反应能力,去拼收集消息的能力是非常不明智的。

但另一方面,一个企业即使其长期前景非常的值得期待但只要短期内它似乎缺乏强烈上涨的诱因,也会被机构投资者们抛弃。这也许不是因为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企业的价值,而是因为每个月的排名都需要他证明“自己在当下的能力”而不是对未来的洞悉。也许他们同样很无奈,但是他们无力改变。由于整个证券投资市场竞争激烈,机构投资者大多数都是通过做大资金规模之后靠着管理费盈利,所以就必须在证券市场的业绩争夺战中争分夺秒甚至“火中取栗”。

我们可以看看“绿大地”的例子:2010年3月底的时候,绿大地只有3家基金进驻。就在3月底公司发出了旱情影响业绩的公告,在公告中管理层的逻辑非常荒谬怪诞(只因为一个旱情就决定要卖出其业务赖以为生的林地资产),且在这之前已经出现业绩预告大幅变动、会计事务所被变更等典型的高危现象。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已经显示出情况非常不妙的企业,到6月的时候进驻的基金却大幅提升到了15家。而仅仅是因为绿大地发布了全面转型进军绿化工程领域的公告—当时市场正好在热炒绿化工程板块,这个公告带来了短期的“股价驱动因素”。

但结果如何呢?仅仅过了几个月。绿大地的董事长便因涉嫌欺诈被依法拘留,股价自2010年末最高的44元一路狂跌到最低的10元。这个故事里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与其说是其专业水准的过失,倒不如说是对短期股价的过分看重和由此导致的赌博心态造成的。

下图是一个著名券商对于某只股票的评级历史,图中三角形的标记都代表其“推荐买入”的时机。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每一次的推荐都出现在阶段高点,而每一次的阶段低点都没有推荐。这并非孤例,事实上如果你愿意回头去翻翻牛市顶部区域和熊市底部区域的券商报告,就会发现越是上涨越乐观、越是下跌越悲观已经成为一种“惯例”,这种事实是否值得每个个人投资者深思呢?

某著名商券对某只股票的历史评价

图1某著名商券对某只股票的历史评价

专业机构参与建造空中楼阁并非只是中国的专利,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华尔街也是屡见不鲜。有以下两个例子。

专业机构参与建设空中楼阁的实例

图2专业机构参与建设空中楼阁的实例

可见,大型专业投资机构远非像普通人想象的那样“明智”。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就是被不健康的各种制度扭曲了投资的本来面貌,从投资于一个实业和一份资产从而获得可靠的长期盈利,变为了追逐市场风潮并且在你追我赶的博弈中胜出。

与之相比,个人投资者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自由的时间”—不需要参与各种业绩排名,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太关注短期的净值波动,从而有可能更多的思考一些长期决定性的问题。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早报
原创
名家
新闻
学堂
期货
理财
外汇
炒股软件
股票知识
K线图
平均线
分时图
短线炒股
MACD
涨停板
强势股
热门资讯

copyright 2016-2018 股民股票网保留所有权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