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市场 > [市场的英文]市场的讽刺

[市场的英文]市场的讽刺

时间:2014-11-30   来源:市场   点击:

市场的讽刺

我们刚才所形容的是一种适用于市场相关事件的普遍法则。任何太过通俗的交易架构,也存在着相同的运作机制。任何策略只要运用的人太多,就不再有效。市场制造的机会窗口或任何缺乏效率的现象,只存在于大部分人发现它们以前。个别股票的操纵者,为了维持有秩序的双向交易,往往会制造出缺乏效率的现象,某些玩家可以透过小额指令执行系统(Smell Order Execution System.简称SOES)。运用这些机会,但只要群众察觉到这个管道,相关策略就不再有效。所谓的ECN套利策略。被淘汰得更快。在2002年7月股价连续下挫数月后,一个CNBC评论员表示,大众应该开始学习如何放空股票,结果隔天7月24日股价立刻大幅反弹500点。在未来几年里,这个时间都可能会被引用为经典案例。

2

RSI变色

问到价格波动的问题。由少数人的精明资金主导的接盘和出货行为,基本上都不会轻易被交易大众察觉,直到适当的时机为止。到这个时候,股票就由群众接手。市场上随时都有太多这类例子。股票市场是一种预先反应的机制,通常多数人都在错误时机进场或者出场。由于群众总是后知后觉,所以当他们买进的时候,已经没有买盘可以在更高位接手了。相同情况也发生在群众决定卖出时,市场仅存买盘。请注意,这里的少数人并非通过不正当方式掩饰其买卖行为。只是精明资金都相当自制,其行为不容易引起注意。反之,多数人行为明显缺乏组织,基本上都是由群众心理即情绪驱使。在股票大跌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类似例子。当大部分人制造抛盘压力时,很快就耗尽本身力量。多数人是参与最后一波卖出的群众。与此同时,那些精明资金早已等候在一旁了。一旦卖盘瓦解,精明资金就趁此入场吸纳。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另-个极端。当多数人感觉错过了一波行情而且不能忍受继续错过而冲入市场的时候,会带来大量买盘和一片洋洋得意的情绪,直到买盘力道竭尽为止。在这段过程中,少数人把原先在低档买进的股票,高价转抛给了大多数人。

这方面的最佳案例,可能是1998年至2000年之间的纳斯达克股价指数走势,由1500点暴涨至5100点,随后又急跌到1600点,再反弹至2300点。陶醉于其中的群众把行情拉升到5100点,然后出现了暴跌走势,虽然低点没有跌破1998年的水准,但股价指数也被打倒1600点。然后,市场在1600点附近盘整,但群众持续抛售股票,而行情已经开始向上反弹。因为股票市场已经预先反应当时最恶劣的景气情况。当股价指数上升到2200点附近,群众又开始觉得自己错失大好机会,于是进场重新迎接多头行情,而这时候,少数人又开始出货了。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早报
原创
名家
新闻
学堂
期货
理财
外汇
炒股软件
股票知识
K线图
平均线
分时图
短线炒股
MACD
涨停板
强势股
热门资讯

copyright 2016-2018 股民股票网保留所有权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